首页 > 常识 >

地球的资料简介和说明(地球是怎样形成的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5 10:30:07    


人类在地球上劳动生息,对它十分关心,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,地球是从哪里来的?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,人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,流传着许多关于天地来源的神话。其中有一个盘古开天劈地的故事,说的是,在很早以前有个盘古氏用神斧把原来是一片混沌的宇宙一劈为二,于是天与地就分开了。以后,天越来越高,地越来越厚。到了阶级社会,反动统治阶级就利用这些神话欺骗和愚弄人民,说什么地球和宇宙万物都是上帝为人类创造的,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,所以上帝理应主安人类,而统治者是代表上帝行使权力来统治人民的。

随着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,科学代替了神话。第一个试图科学地解释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人,是法国的动物学家布丰(1707~1788年)。1745年他假设曾经有一个彗星擦过太阳的边缘,从太阳上撞下一些物质,这些物质后来就形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、卫星等。


布丰的假说在当时具有反宗教的意义,因为他否定了神的创造,认为地球等行星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的。但是他的假说在科学上却是错误的,因为彗星是太阳系里的小天体,它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转,不可能与太阳相撞,即使相撞,也只会被巨大的太阳所吞没,绝不会从太阳上撞出什么物质来,而且,布丰的假说受形而上学的思想支配,在哲学上也是错误的。他企图从太阳系外部寻找太阳系内行星形成的动力,并把行星的产生看成是偶然的灾变事件。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后来被资产阶级的天文学者所发展,形成了太阳系起源学说的一个流派--灾变说。在这个流派中曾经出现过形形色色改头换面的假说,但万变不离其宗,都是过分地强调外因条件,宣扬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。

1755年,德国哲学家康德(1724~1804年)根据当时的天文观测资料,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。康德认为,宇宙中存在着原始分散的物质微粒,由于吸引和排斥的作用,一方面使物质微粒不断凝聚,另一方面又使物质微粒产生围绕中心的旋转运动,并逐渐向一个平面集中,最后中心物质形成太阳,赤道附近平面上的物质则形成地球等行星和其他小天体。


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康德的星云说,认为星云说是在当时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的第一个缺口,是“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”,它“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”。“星云说”后来渐渐形成了太阳系起源的另一流派。

恩格斯曾经指出,形成太阳系的物质原料“是按自然的途径、即通过运动的转化产生出来的,而这种转化是运动着的物质本来具有的”。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,直到现在对我们研究太阳系起源的问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。

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天体,地球的起源和整个太阳系的起源是分不开的。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看来,地球大概是这样形成的:原始的“太阳系”最早是一团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原始星云。经过运动的转化,星云的中心逐渐形成质量巨大的发光体--太阳。在原始太阳的周围,分出了围绕中心天体赤道面的星云盘。地球就是在星云盘中形成的。最初,星云盘里的物质微粒相互碰撞,碰撞时固体微粒起着凝聚核心的作用,吸附气体微粒不断壮大自己,形成团块,由于大团块引力大,所以它能吸引小团块进一步壮大自己。最后有少数较大的团块变成了行星的胚胎,即原始行星,现在的地球就是由这种原始行星逐步演化发展面成的。


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:“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,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,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,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。”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实践的需要,是科学实验的重大课题,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大课题。我们只有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研究这一课题,才能不断深化对地球起源的认识。

相关文章:

为什么要陈列商品(超市商品陈列的重要性)04-01

为什么电脑音箱嗡嗡响(电脑在播放歌曲时有噪音该怎么办?)04-01

米兰的叶子为什么干枯(米兰一到春季容易枯死)04-01

为什么不能和情人结婚(男人为什么不娶情人,是因为这样的原因)04-01

热水袋为什么要排气(热水袋里的液体对人体有害吗?液体可以换成水吗)04-01

路由器为什么会坏(建议:路由器附近,千万别放这3样东西)03-31

鲷鱼为什么不能吃(鲷鱼的饮食原则)03-31

巴西龟为什么不能养在家里(为什么老人说家里不能养乌龟?)03-31